太极水

焦点新闻News focus

怎样保护医生

2020-02-25

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,截至2.月11日24时,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,占比3.8%。其中有6人不幸死亡,占死亡病例的0.4%。该怎样保护医生?


  最早一批新冠疫情的“吹哨者”之一李文亮医生殉职,年仅34岁,令人悲愤难抑。早在1月20日,钟南山院士就披露有14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,表明这一问题已十分严重。17年前的SARS疫情中,医务人员被大面积感染,多位献出生命,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最惨痛的一幕。如今,新冠疫情方炽,政府应全力避免重蹈覆辙。目前,医务人员最需要的,不是“白衣天使”式颂歌,而是有力的保护、周到的关怀、真切的理解。保护不限于他们身心健康,也包括他们作为专业人士的事业发展,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人格。



  那么,什么是对医护人员真正的保护呢?可按短、中、长期来分轻重缓急,分别谋划与着手。


  眼下应立即做的,是如当年“非典”期间那样,建立全国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日报制度,成为疫情信息披露的项目,武汉市及湖北省尤其刻不容缓。建立日报制度,不仅可以加强各级政府和卫健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,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警觉,并增进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理解。


  保护需要正确态度,更需要物质基础。由于平时疏于储备,疫情汹汹袭来,防控物资严重短缺。很多医院不得不自助,或上网发帖求援。大部分医生为了节省防护服,主动少喝水,减少上厕所次数,令人心痛。好钢用在刀刃上。现有物资务必向一线医护人员倾斜,而不是“雁过拔毛”,像武汉红十字会曾发生的那样,搞什么领导先得。有的地方已明确规定非疫情一线的一般公务员不准使用“N95”口罩,这值得效法。物资优先医护人员,是疫情防控之必需。与此同步,在国家层面,应系统分析感染的医务人员情况,找出向题所在,研判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

  中期来看,医务人员的防护水平很大程度上取于公共卫生体系完善与否。此番疫情中,地方政府和卫健部门的应对遭到强烈批评。针对“非典”暴露出的严重问题,多年来,国家投入巨大,相关硬件显著改善,科研水平不断提高,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框架貌似不断完善,但是,谁能想到它在新冠疫情前竟如此不堪一击!其信息传递、决策效率、执行和激励机制出了什么问题?我们建议,在疫情平息后,国家成立高级别的调查委员会,撰写全面、系统、详尽的调查报告,并向全社会公布。


  长期来看,必须大刀阔斧推进医疗体制改革,在此过程中,应高度重视医务人员的权益保护。近来接连发生的伤医杀医事件已令公众议论纷纷不料,在此次疫情中,舍生忘死的医生竟然又屡屡被威胁甚至殴打。奋战在一线的医生,不能总是被推到医患矛盾的焦点,这是医改不容回避的课题。医改一日不突破,医患矛盾便一日不可能缓解。


  保护医护人员,还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透明和宽容程度。李文亮医生曾因预警疫情遭到“训诫”;他壮年离世,何尝不是“训诫”滥施的恶果!我们倡导疫情防控务必全过程透明,尊重公民的知情权,允许专业人士自由讨论,正是有感于此。这有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早日实现。


  17年前,梁世奎大夫在“非典”中以身狗职,国家领导人迅即做出批示,表示“深感悲痛”,“向他的家人表示亲切的问候”。李文亮大夫去世后,世卫组织和无数国内外人士纷纷向他献上哀悼和敬意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的事迹感动中国,但更重要的是警醒中国、启示中国。


来源:文摘周报

责任编辑:黎昕